特斯拉深夜致歉
“我们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。”
全文2030字,阅读约需4分钟
据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,特斯拉再次就“车展车顶维权”作出回应,全文如下:
尊敬的各位客户、网友和媒体朋友们:
我们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。
今天我们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,特斯拉感恩各位车主、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给予我们的信任和包容,也积极听取各位客户、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的意见、建议和批评。为了最大程度弥补车主的不适,以及对其用车体验及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,我们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与车主主动沟通,用最诚恳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,坚定履行负责到底的承诺。
特斯拉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,尊重消费者,遵守法律法规,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。
为此,我们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,专事专办,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,尽全力的满足车主诉求,争取让车主满意。
同时,我们依然殷切地希望车主能够给予我们寻求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,力求达成多方满意的结果,真真正正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。
基于此次经历,我们会努力吸取教训,认真总结,在配合政府各相关部门调查的情况下,同时开展严格自查自纠,对自身不合理的、不符合服务准则的问题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并整改,努力做到立查立改、即查即改,做到尊重消费者,尊重市场。
我们将继续聆听客户反馈,不断优化客户体验,不断服务好每一位客户。
再次向车主表示歉意,感谢大家的宽容和理解。
━━━━━
观点:
特斯拉车展风波,“车闹”“店大欺客”都不该被接受
文/闵萧(媒体人)编辑 陈静 实习生 祁倩倩 校对 刘军
车展现场,车主站到车顶维权,以大闹方式“求关注”,确实是剑走偏锋。被行拘,也算是为此付出了代价。不过,警方的处置只是对维权方式的纠偏,并不代表对涉事车主与特斯拉方面纠纷的判断。
也就是说,这起消费者权益纠纷事件还并未画上句号,到底是车主“无理闹三分”,还是特斯拉“店大欺客”,依然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权威结论。
这起看似“突发”的维权风波,其实有一个不短的发酵过程。特斯拉在声明中所称的涉事车辆的超速事故,其实发生在今年2月,事后双方已有过多次沟通,但并未达成共识。
从双方回应看,目前最大的分歧在于,特斯拉声称涉事车辆刹车失灵是超速造成,但涉事车主强调当时并未超速,也同意进行第三方检测,这与特斯拉在回应中的主要内容明显存在抵牾之处。
在接受采访时,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强调,近期的负面都是她(维权车主)贡献的;我们没有办法妥协,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。如此强硬回应姿态,倒是与过往一些维权事故中特斯拉的态度非常“自洽”。
就此事而言,孰是孰非,不能看谁嗓门大或态度强势,还得看事实。这些最终还需纳入法律框架下解决。
媒体梳理发现,自去年以来,在国内多个城市,特斯拉发生过十余起因车辆“异常加速”或“刹车失效”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。
今年2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还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、电池起火、车辆远程升级(OTA)等问题,共同约谈了特斯拉。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坦承,相关车型做工差,“注重产量,油漆都没干透”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面对消费者的投诉,特斯拉方面都往往强调的是车主责任,而非车辆本身缺陷,之前还曾闹出过“甩锅国家电网遭打脸”的闹剧。这也导致部分事故的责任认定成了“罗生门”。

▲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。
这次维权风波引发如此大的关注,或许就与特斯拉的过往表现中的“槽点”有不少关系。
必须承认,新能源汽车目前不管是在技术,还是在质量纠纷认定等方面,都还有不小的模糊空间。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消费者与企业“各执一词”的概率。
但是,不少新能源汽车都已经实现联网,“每辆特斯拉都联网了”本就是特斯拉的核心卖点之一。这意味着,关于车辆的运行数据,其实是有记录的。
像这次事件中,车主的一个重要疑点,也就是对特斯拉所回应的车辆超速数据存在异议。接下来,希望在此类纠纷中,特斯拉方面能坦然向用户披露原始数据,这类数据也应成为相关部门定纷止争的重要依据。考虑到类似的投诉呈现出“多发”迹象,有关方面更要举一反三。
在此次事件的回应中,特斯拉强调“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”,但“不合理诉求”的判断标准,还得看事实情况。特斯拉此前的故障时有曝出,不代表此次事件中也必然存在,一切还得看权威第三方检测去还原。
汽车消费维权,不管是传统燃油车,还是新能源车,都不是一个轻松的事。这里面有企业的原因,也有复杂的行业原因。但我们希望,在新能源汽车时代,用户的权益保障,消费者与企业的纠纷解决,都应该展现出新气象,而不是继续在“扯皮”的泥沼里打转。
总之,维权需理性,是非要厘清。遵守规则的要求,对车企和消费者一体通用。无论“车闹”还是“店大欺客”,都不该被接受。
编辑 魏冕 来源:特斯拉官方微博
值班编辑 吾彦祖 花木南